使孩子培养好的学习态度,是每一位父母都需要掌握的一门课程。
有时,一个小小的好习惯便可以收获人,同样,一个小小的恶习足以叫人坠入深渊。
转眼间假期已经结束,在新学期中,孩子该培养哪种好习惯呢?
让大家一块儿听听班主任是如何说的吧!
新学期必抓4大习惯
为何孩子的成绩一直上不去?父母有没想过,自己家里孩子和其他人家的孩子差别在哪儿?
第一,一定不关IQ的事!由于真的的问题出在孩子的习惯上。有什么习惯要及早培养呢?
1 放手手机、专心学习
不久前,一个叫 #父母进游戏营销软件诉# 的话题被顶上热搜,成了当下最新的梗,还有人制作了如此的表情包来调侃。
事情是如此的,在一个游戏群里,有位母亲在群里质问群友:
你们这个是什么群?为何要拉我儿子进去这里?
搞得我儿子三更半夜都不睡觉!影响他的学习!
这位母亲后面的语气十分激动、最后几乎都是携带哭腔在说话
事情传到网上,有些网友表示理解父母,能领会这个母亲的心酸和无奈。
但也有人则觉得,孩子沉迷于网游,不全是互联网的责任,父母也有责任。
也曾有不少父母在后台留言,期望海小风能提供一些帮助孩子戒游戏、手机瘾的办法、方法。
其实说一千道一万,这类办法的核心只有一条,那就是做父母的必须要狠下心来。
有些父母用了不少办法,奖励也好、制定标准也罢,但总是用不了几天就软下来,孩子一哭一闹、父母就投降了。
新学期,假如你的孩子也有手机瘾、游戏成瘾,请肯定没收他的手机,任他再哀求、哭闹,绝对不要给他。(另外没收手机必须要保证孩子安全,有些由于没收手机甚至会做出极端行为。)
假如想玩,可以,期末考得好,暑假再玩。
必须要让孩子先戒游戏、上网成瘾,不然无论孩子有多么好的习惯,在手游面前一样一败涂地、不堪一击。
所以让孩子放手手机、专心学习,是重中之重!
2 拟定学习计划
不少父母在帮助孩子制定学习计划的时候,总是陷入几个误区:
1. 每分每秒做什么都要记录(计划没弹性)
2. 背XX单元课文、单词(计划没办法测量,是背熟?还是基本会背?)
3. 不断往前走,不回头去复习(最后忘了不少常识)
就拿周末两天来讲,孩子是如何安排时间的呢?
可以在周六上午、下午完成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;
周六晚上复习本周的学习内容、总结训练册的错题;
周末上午选择预习等,下午可以自由活动,晚上的时候看看课外书。
如此在两天的时间里完成了作业、对之前的常识又复习了一遍,还有空闲看课外书。
不少孩子到期末、期中考试的常常不了解如何复习,其实都是在平常的时候没准时复习,临到考试的时候才发觉自己好多都不会。
3 坚持早睡早起
不少孩子一直在早上的时候赖床,起来也是拖拖拉拉的,上学也常常迟到,在课堂上昏昏欲睡,如此可不好。
建议父母给孩子买一个闹钟、声音大的那种,把闹钟放在2米开外的地方,孩子起床去关闹钟就已经清醒一半。
假如用手机闹钟,一来孩子晚上容易玩手机、晚上容易熬夜;二来早上闹钟响了随手一按就接着睡,没用处。
4 把平常当考试
为何平常作业完成的非常不错,但考试的时候总是表现一般?
缘由就是,有些孩子把平常写作业当成人高考试,而有些孩子写作业只不过为了图快、快点写完了事。
写作业之前可以翻书、看一下今天要用的公式等,而在写作业的时候千万不可以随意翻书。
翻书等于把书上的内容搬到作业上,没考虑的痕迹。
有些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坚持不看书,不会的、记不住就标记出来,再看书训练,等到考试的时候就了解自己应该复习要点什么。
培养好习惯的3个阶段
心理学上有个“21天效应”的说法,即:大家把一个人的新习惯或理念的形成并得以巩固至少需要21天的现象,称之为21天效应。
也就是说,培养一个好的习惯,需要坚持21天,坚持过后,这个刻意为之的习惯将变成不由自主的习惯。
假如想要孩子培养一个好的习惯的,那样就需要关注这三个阶段:
1 第一阶段:1--7天
这个阶段人的行为是刻意的、不自然的。
天天都背5个单词,头两天孩子会感觉非常新鲜,但到了第5、6天,他就会想要开始偷懒、轻松一下。
这时,大家可以稍加鼓励孩子一下,勉励他坚持7天。
2 第二阶段:7--14天
这个阶段人的行为是刻意的、不自觉的行为。
孩子此时会非常挣扎,一方面了解坚持下去对我们的成绩有利,其次又会感觉不想坚持,会感到痛苦。
这时就需要大家父母适合逼迫一下了,千万不要心疼孩子就舍弃,必须要努力坚持一下!
3 第三阶段:14--21天
这一阶段人的行为是是不经意、自觉的行为。
孩子坚持了两个星期,基本已经适应如此的习惯了,但偶尔还会有点偷懒的想法。
假如孩子想要偷懒必须要准时制止他,有些时候孩子坚持了、但完成的程度却打了打折、譬如写作业错误率增高等。
这时肯定让孩子保质保量完成。
21天将来,孩子已经完全习惯了这种模式,譬如天天晚上看课外书,坚持21天后,不需要你说,孩子就会自己去看课外书。
可能有些小学生父母会说,小学阶段的孩子还小,学这么多习惯做什么?
要了解,习惯不同于常识,常识缺少了好补,但习惯没培养,孩子干什么事都会不专心、不认真,风险很大。
“路遥知马力,日久见人心”,时间久了,当孩子的学习成绩出现分化时,大家便会看到习惯在其中起到多大有哪些用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