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有了这只‘金属鼻子’,我家两亩大棚茄子,一个月用水量节省四分之一,长势也很好。”日前,远在江苏崇安区的一位菜农,给浙师大一名大二学生打来电话表示感谢。
他所说的“金属鼻子”,是一种智能节水灌溉控制器,创造者是浙师大应用电子技术教育专业的大二学生余泽航。
“平时的灌溉装置,都是固定时间浇水,晴天雨天都一样水量。而这个‘金属鼻子’,可以参考空气湿度、温度和不同植物需水性,完成自动浇灌,一滴水也不浪费。”余泽航说。
为何会有这个创造,原来他父亲是销售电子商品的,常常有顾客反映,自己家里蔬菜大棚,灌溉装置不智能,浪费水,调整参数浪费时间费力,一遇见干旱,庄稼又喝不够。
余泽航平时爱鼓捣小创造,这话听多了就上了心,假如庄稼能说话就好了,什么时间需要喝水,要多少。
今年3月开始,他一个人编程,焊电路,采购硬件设施,折腾了3个星期,一个巴掌大小的方盒子成型了。
余泽航介绍,简单来讲,就像是给灌溉设施装上一个“金属鼻子”,它自带的干湿球、温度计,可以测试环境的湿度和温度。测出的数值转换成电信号,电信号可以通过控制阀门,调整浇水间隔和时长。同时还可以参考植物的抗旱性设定浇水量。
这个“鼻子”灵不灵?今年暑假,余泽航和父亲一块,在家里开辟了一小片试验田,种上马铃薯,记录每次数据。经过多次改进,今年9月,这只“金属鼻子”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。
父亲把儿子创造的商品放到店铺,非常快就收到全国各地发来的订单,几个月内获得近万元纯收益。
“下一步我计划加入记忆芯片和快捷键,让它变得更聪明。”余泽航说。
虽然他还只不过个大学生,但平常捣鼓的东西真不少。他是个典型宅男,不过,是宅在实验室。
今年暑假他几乎没外出,在实验室连续待了一个半月,每天都在里面设计程序,写算法,焊电路,从早到晚,害得门卫大伯天天都要催。
有时太晚了,他干脆带上一条瑜伽垫在实验室睡。
余泽航说,他的梦想是创造更多节能商品,以后再开一个节能电子公司,让更多人受益。